返回
武林快讯

朱天喜:回忆恩师释德根----少林禅武医三十二代嫡传人释行真

2019-03-13 10:001449

    我的师父是少林寺武僧教练释德根,我曾在六十年代初,从恩师学艺。四十年后的今天,每每回忆当年,就像昨天一样,一幕一幕重现眼前。恩师是那么平常,那么简单。一身粗布衣,一双破旧的布鞋,他的一拳、一脚、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真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我家风好武,幼年丧父,饱尝世态炎凉,立志习武,奋发图强。八岁投师学艺,酷暑严冬,从不间断。六十年代初有缘从师少林德根大师,乃终生之大幸。我常随师父出入少林寺,不离左右,耳闻目睹,少林当年艰苦之状,惨淡的生活环境令人落泪满衫,不堪回首。少林寺五十年代,因当时历史原因,年轻力壮的,或参军报国,或还俗归家务家。寺中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无家可归的僧人,苦守寺院,靠几亩山坡地糊口度日。经六十年的自然灾害,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少林僧人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少林寺德根大师,以高明之医术精湛之武功支撑着少林,为今日少林留下了生命之火种,可谓功德无量。当年为了少林瑰宝——武术不失传,有英明之士将恩师德根请出少林寺,到当时的河南省歌舞团授艺,为临时安排。编排民族舞蹈,融入少林拳术及达摩剑。不管怎么说,是有了工作,有了工资,能够生活下去。不久调回登封体委,负责中小学体育课教授少林武术,使少林武术免遭灭顶之灾,这位有远见的领导为少林立下了汗马功劳。

    六十年代多事之秋,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随恩师随居在外习武。每日闻鸡起舞,夜半修禅,朝夕相处,不离左右。我的诚心感动了德根大师,随将少林武医绝技倾囊相授,再三叮咛千万不可丢啊!一定要传留下来,不能失传,这些都是少林的宝啊!尊师之命,我数十年如一日,不敢荒废,不敢停滞武功之研究,倾资办学,发誓将真正的少林功夫传播后世,以谢师恩。

                                                           

    回忆当年,我虽十几岁,人小资格老,功夫不错,已带四十多位师兄弟练功,按武林的说法是大师兄了。初见恩师平平常常,瘦干干的,一身粗布衣,真是衣不出众,貌不惊人,真叫我怀疑,这就是少林武僧?令人不敢相信。可恩师一出手,我便惊呆了,一个蹲桩卧心掌,仆步切掌,虎虎生风,身法是那么小巧,多变。我围着恩师转圈,竟不知是什么架子,腿从哪出,我怎么学也不像,怎么比也不会,看着恩师蹲桩步象坐在小凳子上一样,纹丝不动,“啪”一个震脚,左脚像箭一样射出,平铺地面,腿怎么这样出去?恩师看我大惑不解的样子,笑了。说仆步不仅仅是一个步型,它是少林的一种低弹腿,是一种用法,你呀从头练吧!我惜别众位兄弟,潜心从师学艺,按恩师的要求从最基本的弹腿开始练功。恩师将少林秘不外传的少林二十四路弹腿传授给我,讲了腿法的重要性,要求每日必练。他门派的弹腿,它有少林拳的风格,是练少林功夫的必练之课。武术界常讲:“练拳不踢腿,到老冒失鬼”,“手似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少林弹腿是由二十四组技击动作,配合腿法弹踢组成的。它去时低腿不过膝,回来时高腿齐胸平,一去一回才为一路。当时恩师要求每路必踢二十腿,这样一低一高,一去一回就是四十腿,二十四路即九百六十腿,配合手法变化就是九百六十组动作。如一路连三拳,就是左右连冲三拳,然后缠手、弹腿,二路盘肘,即冲拳盘肘、盖打。一组连贯动作,再弹踢,每路弹腿都拳脚组合,因此每练二十四路弹腿都需要二十多分钟,没有相当的体力是无法完成的。十路弹腿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有的因为练不下来泪流满面。我教学近四十年,除一位师弟一口气踢二十路,至今还末见第二人。师弟练完后也大汗淋淋,衣衫湿透,脱下衣服竟拧出哗哗的汗水。可见少林基本功要求之严,运动量之大,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没有良好的基本功,不管是演练,还是技击,从何谈起?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恩师看着日夜苦练,不畏酷暑严冬的我,笑着说道“该练功法了,该长点力了”,于是又从各种桩功开始加强训练,除了武术中的马步、丁步、虚步外,少林的并步蹲桩要求是很严格的。少林寺大殿的地坪上脚窝就是众僧常年苦练桩功所留下的痕迹。少林拳架子很低,起伏转折变化大,大如虎,小如鼠,俗话讲小架特别多。因此桩功要求较严,没有桩功的基础是无法练好少林拳的。恩师常讲,看一趟拳的好坏,功夫高低,也就是看它的一展一缩。缩即防守,展即进攻。说句实在话,少林拳小架最累人,每每练的我连床都下不去,但看到恩师坐如钟般的蹲桩,咬紧牙关继续苦练。

    在练习桩功的同时,恩师又规定我每天练许许多多功法。如铁牛耕地、抓空把、青龙控爪、拧竹棒等各种指力、臂力的训练。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恩师讲“我教你的都是少林活功,要练出活劲来”。紧接着恩师又将少林技击功法,从练到用,一招一式、一丝不苟,毫不保留的传给我。比如单劈掌、双劈掌、双封又挂、甩拳、捎拳,手把手的一遍又一遍为我示范,往往师徒二人练的通身大汗,恩师看着我水洗一样的衣服,露出欣慰的笑容,连声说道:“好啊!一定可以练出来!”。“打人先学挨”。为了提高我的抗打功夫,恩师亲自陪我练排打、撞肩、靠背、碰胯、你来我往,走左志右。恩师德根步法灵敏,身法自然,忽左忽右,我稍不注意就会被撞出去。四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就像在昨天一样,恩师言传身教,精益求精的教法,是我毕生的榜样。

    六十年代的人都很穷,生活也很苦,恩师手里总是拿一根一尺多长的白铜旱烟杆,从不买卷烟,只吸烟叶。我有时给恩师买盒当时郑州产的二角五分一盒黄金叶牌香烟。他总和蔼地讲“不要乱花钱,吸烟叶就可以了”。有时我发现恩师陪我练到夜晚十一二点,太晚了会饿,就带上一个馒头给他,他总是不舍得吃,一定要分给我一半,师徒二人一老一少,常伴煤油灯下,啃着干馍,喝着白开水,谈武论技,苦中有乐。六十年代的冬天也特别冷,恩师在外面教我练拳,脚都冻肿了,我想尽办法,冒着雨雪给恩师买了一双皮棉鞋,恩师不住口的讲:“你呀,你呀,怎么又……唉!”我也知道恩师是心疼我,怕我破费,但我再难也不能让师父冻脚。

    可能是我的诚心感动了师父,还是我们之间有缘,一天晚上恩师讲:“你该得玩艺(武功)了!,我现在教你的这些少林锤把(拳术),都是我从来没有教过人的,少林寺里每代也是单传一人,我现在只教你一个人,你可要好好练,不可轻易传人。”我当时年幼无知,加上性情耿直,非但没有理解恩师之心情,反而问道:“你真的没有传过其他人?我练的别人都没学过?”德根大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你以后就会明白了。”四十年后的今天,我每当记起当年幼稚的问话,而感到终生懊悔,无知的问话是多么伤恩师的心啊!从那日起,恩师将他秘不示人的罗汉拳,一招一式的传给我,每个动作,从名称到用法,从手到脚,仔仔细细的教给我,他一边做一边讲,为什么脚尖向内扣,为什么手这样出,手脚齐动的目的是什么,讲解少林拳进步低退步高的道理。使我对少林拳每一个动作不仅从练而且到用,都能理解,他才放心!

    恩师详细地讲解少林罗汉拳与其他拳术的不同之处,只见他摇身晃膀,扭腰调胯,身体转来拧去像没有骨头一样,忽快忽慢,使人眼花缭乱,他望着迷茫的我讲:“这些拳术,不要说教人了,就是在外表演时,也是东一式西一式,从末完整练上一趟,寺外人绝少见过,特别是罗汉拳,心意把,和柔拳”。“不了解少林拳的人讲,少林是硬拳,是外功拳,那是他不懂,没见过!少林锤刚柔相济,软如棉花,硬如铁,轻如鸿毛,重如泰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神形兼修,内外合一,拳禅一体的拳”。恩师越说越兴奋,出手几个动作,拦腰双撅,小提鞋,砍手,盘肘,迎面打,一招一式干净利落,非打即防。恩师停下来讲:“这就是少林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进滚去,出手成圈,划圈及守,直线展及进攻。你不懂,不仅要多练拳套,而且要拆开单练,每式都可以单练,这样才能上功。将来才能用上。”接着将拳中每一个动作的实用方法,讲给我听,一边做,一边讲,这个动作怎么练,那个动作怎么用,怎样守,怎样攻,讲得真是清清楚楚。

    恩师教学甚严,侍我拳脚有了相当功底后,又要求我全身每一个部位,都要放出四面劲。肩、肘、胯、膝、胸、腹、背、臀全身无一处不发劲。要求达到跪、弹、崩、抖的爆发力。每式练完都震的我头昏脑胀,仅“虎抖毛”一式,每次一抖就是几十次,直抖的全身像散开一样,不知是自己的胳膊、腿,才肯叫停。开始我怎么也发不出来力,恩师一遍又一遍地做动作,让我看,让体会,看我仍然不解。又耐心的讲,“你见过拉车的马,休息时在地下打滚没有?它起来抖土的那个样子,就是虎抖毛的动作”。恩师简单形象的为我讲解少林拳的高深拳理。少林拳“有千金难买一激灵”之说,这个激灵劲就一哆嗦,一如抖沙的抖毛劲?

    大道至深则至简,少林拳全身无处不是拳,力发足蹬,消息动全凭后脚蹬,就是高层次技击整劲,就是这样重要,又是那么简单。

    少林拳有开有合,有放有收,有攻有守,首先侍我拳脚呼呼生风,全身上下,肩,肘,胯,膝,崩抖,发力自如的时候,又将我叫至身边说:“从今天起,你用意不用力,开始给我划圈。首先要从云手手开始学起。”练惯劈山倒海、破墙断壁、大全大合、窜蹦跳跃的我大为不解。一身的僵劲拗力,怎么也松不下来。什么云手,捋手,一个圈接一个圈,一个圆接一个圆,整天划来划去,松松软软,有力用不上,有劲发不出,真是练的烦死人!这哪是少林拳,这不是练太极吗?这会有啥用,真误时间!因而产生急躁和厌倦的心情。恩师看出我的心事,一天将我叫到身边对我讲“你发招过来打我,只管用力。”我不肯。年轻力壮,膀阔腰圆的我,只恐失手误伤师父,连道“不行”。恩师见此状,知道我的顾虑,和蔼的讲:“来吧,没关系!我是给你喂招”。在他的鼓励下,我才忐忑不安的试试摸摸,向他打了几拳,不知怎么回事,恩师手一拦,身子一扭,我就像打在圆球上一样,拳拳落空,我这才敢放心胆大的,竭尽全力的进攻,恩师大声喊道“好,拳脚一齐来。”用惯腿的我左右两拳贯耳,紧接一个穿心腿蹬了过去,眼见蹬到恩师前胸,而且我已感到脚掌已经蹬到恩师前胸,只见恩师扭腰一转,我便一脚蹬空,向前腾空倒了出去。完了!非挨摔不可,我做好倒地的准备,可谁知,在我即将倒地时,恩师却从后面一把把我提了起来,说道“你走不了!”我定神一看,恩师已闪在我的背后。恩师步法之快,身法之巧,手法之妙,令我终生难忘,记忆犹新。恩师淡淡的讲道“少林绝招,啥是绝招?扭扭晃晃,一扭,一晃,人就出去了。”简单形象的语言道出了千年少林绝技的奥妙。少林拳并非世人所传铜头铁臂,什么铁沙掌,铁布衫,铁头,铁拳,铁指无坚不摧,而是刚柔相济,软如棉花,硬如铁,轻如鸿毛,重如泰山。

    当年的我,年轻力壮,心高气傲,总觉得“一力降十会。”只要练一身硬功夫,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一天到晚打沙袋,打墙,靠树,踢桩,恩师看到后给我讲了一个少林寺的故事:故事大概的内容是:少林寺有两个把关(门卫),一个东把关,一个西把关,东把关虎背熊腰,力大无比,但性直体笨;西把关矫健敏捷,身轻如燕,灵活多变,两人一个身高力大,一个小巧玲珑。老方丈在传受武艺时,让东把关多练硬功,也就是三招五式,少而精;西把关多以闪,展,腾,挪,身法,步法,拳脚为主。东把关总以为自己功夫好,总想将西把关打倒。但每次交手,总是打不中西把关。一次东把关把西把关堵在屋子里面,并搬块大石头把门堵死,心想这次你可跑不掉了,我一拳非打倒你不可,可是东把关打来打去还是打不中西把关,西把关总是能够闪躲到他的背后,东把关只好认输。恩师讲完后问我:“东把关,西把关,两人谁的功夫好?”我望着恩师,两人一起哈哈大笑,每当回忆起此时情景的时候,我总觉得心里甜蜜蜜的,特别幸福。从此,我加强了步法,手法,身法的练习,逐步理解少林拳滚进,滚出,借劲化力,以巧制胜,四两破千斤、以柔克刚的拳理,少林拳“软若无骨滑如游鱼”这个软可不是软弱无力的软,而是我们的“滚劲”引入对方,使其感觉不到阴力而落空。

    少林拳云手、手、捋手、封手、舞花。等手法配合步法之变化,摇身晃膀,扭腰调胯之身法,全身上下形成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的圆球,又像机械传动的万向节,从任何方向都可以转动,照应了少林拳“全身无处不是轴”的高深境界。真是碰到哪儿,哪儿滚,挨哪儿,哪儿转。找不到作用点,无作用点,无反作用力,“软”字可就由此而得。在恩师言传身教的严格要求下,我的手法一天比一天熟练,不仅四肢,而且肩、背、腰、胯、膝,每个关节都可以灵活自如的扭动,以至我在练习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我在跳迪斯科,练武术怎么会扭腰调胯,怎么也不会把这些扭来晃去的动作,和少林功夫联系在一起。这些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些扭来扭去的玩意,使我终生受益。

    恩师对少林拳内功研究很深,他认为将武术分为内外家不当,更不同意少林拳是外家拳之说,他讲“少林拳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是内外合一,禅拳一体的拳种;少林拳不仅能打能防,而且到老愈能练,有养老(养生)用途。

    恩师讲“少林拳发声如雷,气发催齿”不仅是以声助势,不同的发声有不同的作用,练的是金、木、水、火、土内五形,对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簋大好处。他详细给我讲,什么动作发“哈”声,什么动作发“哼”声,什么动作发“依”声,什么动作发“咳”声,什么动作发“喂”声,让我自己用心去体会。

    恩师在传授我少林禅拳时,对我讲这是少林内功拳,从呼吸到意念,一招一式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以意领气,以气促力,意动形随,形动意至的少林内功,非你现在所能理解,待你日积月累的苦练,功到自然成,到那时才能明白。少林内功修炼,不仅仅是坐禅,行、走、坐、卧皆为禅。禅拳是少林拳的至高境界,也称软拳或柔拳。你一辈子都不能丢,要反复的练,细细的琢磨,用心去练。你现在学确实太早,但我年纪已老,时间不多了,你快点学吧!今后能否领悟,全凭你自己了。“

    回忆和恩师最后一段时间,常常为当年无知而遗恨,不知珍惜时间,记得有两次去登封末见恩师面就回郑州。恩师得知后,气得直跺脚,将我师兄杨聚才(少林寺武僧,解放后还俗参军抗美援朝,立功受奖,后转业到登封邮电局,七十年代调入登封体委,任武术体校校长),大骂一通,连声喊到:”你咋不让他等我呢!”可见恩师对我的器重和疼爱,师徒感情至深,我终生难忘!

    六十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少林寺、少林武术自然属于封建迷信之列,有几人还敢练武术?几人还敢和和尚来往!连我祖父母也笑我,说:“会交往,铁匠木匠,不会交往,道士和尚,你天天和和尚在一起有啥用?”恩师也讲:“练武术不能太能了,太能,太聪明,不会出这傻力。”也许正是这个傻劲,才感动了上天,才使我得到了少林之瑰宝。

    恩师临终前将少林罗汉拳,心意把,柔拳等少林绝技的拳谱一一传授于我,说:“少林拳谱绝少文字记载,全凭心记,以前也整理过,都是东一式,西一式,不真。真的绝不外传。我想总有一天还会兴打拳。你一定要记牢,不可轻意传人。”说罢,滔滔不绝的将拳谱及内功,养生之术背了出来,我急忙记了下来。整理后又念给恩师听,直到无误,他才放心。并再三叮咛,一定要保留好,总有一天会用的着。

    恩师又将少林跌打秘方、正骨推拿之绝技传留下来,讲“武医同源,少林古寺秘方可是个宝,是少林的命根子,你可不要小看,将来都会有用的”。数十年后的今日,根据恩师留下之秘方,研制的少林丸、丹、、膏、散系列产品的问世,得到了社会的赞誉,我想恩师定会含笑九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武术界武德当先,我永远是德根大师的徒弟,牢记恩师教诲,为传播少林武术,弘扬少林文化而努力!



打赏

上一篇:7岁搏击女孩击败男生打遍同龄无敌手

下一篇:金庸先生谈太极拳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武林快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