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足球虽是两个不同的运动项目,但对于运动员能力的要求却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它们都要求运动员有强健的身体、顽强的意志、不服输的拼搏精神。那么,武术+足球到底有没有搞头?
为了走出一条适合足球发展的路子,2015年11月,河南省体育局在塔沟武校成立了河南省青少年少林足球训练基地,从有武术基础的青少年中选拔部分适合足球运动的孩子从事足球训练,将少林武术与现代足球相结合,为足球项目选材做一种尝试,以期为中国足球实现突破式发展找到一条路径。
武术和足球这两项运动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足球基地设立之初,就树立起一个观念:从拥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学员当中挑选出具备足球天赋的孩子,按照足球运动的规律,科学训练,培养出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而不是以武术的方式去踢足球,更不是电影里的《少林足球》。
从设施基础、训练基础、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入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竞赛和培训体系,构建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在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方面走上了跨界选材的探索之路。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实现从武术到足球的过渡,也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塔沟足球基地将武术训练与足球的身体训练揉和在一起,编排出一套足球武术热身操,在通过武术动作进行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让学员更好地熟悉球性,培养球感。
在足球训练中,尝试把武术和足球比赛中共有的踢、蹦、跳、跃等动作与足球技巧训练结合,将屈伸、回环、平衡、翻腾等对柔韧性、爆发力要求较高的基础动作,融入到足球训练中。队员在原有扎实的武术功底基础上,能够很快掌握规范、合理的足球技术动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多来,塔沟足球基地通过以赛代训、边赛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竞赛水平,通过参加各级别的赛事,足球基地的运动员基本克服了球龄短、基本功底子薄的缺点,技战术水平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屡屡大比分落败,到能够在郑州市级比赛上取得冠军,再到近期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U13社会组室内五人制比赛上取得全国第四的成绩,都说明了足球与武术相融合的大胆跨项之举是可行的。
从各个比赛成绩上观察,小年龄段的队员成绩相对较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队员具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在体能、耐力和拼搏意识和接受能力上优势明显,对比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正规足球训练的时间基本相同,但在这种情况下,球龄相同的队员拥有武术功底具有了一定的优势。这也再次证明分项不分家、好地育好苗的做法是正确的。